【城建故事说】夏天,有另一种温度——献给高温下的城市锻造者
【城建故事说】夏天,有另一种温度——献给高温下的城市锻造者

       不知何时起,我们习惯了把夏天的室温调至25℃。但真正属于夏天的温度,只有他们最清楚。


       夏日,是城市生长最滚烫的时节——

       塔吊旋转,机械轰鸣,每一滴砸向地面的汗水,都可能浇灌出一片钢筋水泥的未来。



       高空中,随着外墙保温网的逐层铺设,工人们离太阳更近了些。偶尔飘来的一阵风,是暑天最期待的清凉。烈日下,滚烫炙烤着搬砖的手,但工期不能停;挖掘机驾驶室内如蒸笼,但进度条在催促。他们加紧的每一秒,都是为孩子们开学的倒计时。



       市第十小学扩建项目负责人李梦宸说:“在高温天气环境下,我们加班加点,倒排工期,日夜兼程,包括外墙保温、外墙真石漆班组、室内地板砖,还有室外配套班组都在热火朝天地大干,确保咱第十小学九月份正常使用。”


       在一片建筑森林里,-3米的地下,热浪裹挟着泥土的腥潮,工人们猫腰在逼仄空间精准作业。高空处,头顶毫无遮挡,工人们既要战酷暑,又要保安全。不远处,项目组长送来了防暑药品——藿香正气水的“苦”,是烈日下的盾牌,也是城建集团党委送来的“甜”。

       据市城建集团项目经理王永辉介绍:“当前已步入夏季施工阶段,为保障施工安全与人员健康,现对工作时间做出相应调整,以规避高温时段作业。鉴于一线工人工作强度大、条件艰苦,集团党委对一线施工人员关怀备至。目前,项目部已充分配备各类防暑降温物品及药品,并严格规定,在工人上岗前,必须督促其服用相关防暑药品。”


       午后,54℃的地表温度让马路开始“流汗”。市城建集团维修队员蹲在扭曲的热浪中,用电钻切开窨井盖,更换、维修,二十分钟后,随着井盖复位,队员们的工装早已汗透。这就是他们的日常:地砖破损立即修补,篦子堵塞马上疏通。当井盖严丝合缝,当路面恢复平整,当人行道焕然一新,便是他们最踏实的时刻。


       为了学校如期竣工,再烫的外墙也要做好保温网;


       为了教室明亮舒适,再闷的室内也要铺平每块地砖;


       为了让居民早日喝上长江水,再苦的地下也要坚持作业;


       为了城市畅通无阻,再脏的污泥也要亲手疏通;

       为了质量底线守牢,再热的工地也要逐处核查。


       他们站在钢筋水泥间,为城市发光发热。他们用晒脱皮的肩膀,扛起整座城市的期待。烈日灼烧每一寸黝黑的皮肤,正如他们不曾放过工程中的每一处细节。


       他们清楚每日的气温,更清楚烈日下一瓶水能支撑多少次喘息。有些汗水来不及擦,有些疲惫没空卸下。他们全力回应着城市的需求,而他们的需要,不过是一瓶清水、几粒药片和一份真诚的尊重。

       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鲜有人知的角落烙下滚烫印记——他们的汗水渗进了教室的墙,他们的砖码齐了地下管网,他们疏通的“城市血管”,守护着万家安然。当建筑开始呼吸,当清风吹进窗棂,那些弯曲的脊背、闪亮的汗珠、黝黑的脸庞,都是城市锻造者们写给永城最滚烫的情书。


       永城,从来不是一座凭空而起的城。它是每一个在高温下咬牙坚持的劳动者,用汗水和坚持,一寸一寸筑起来的。

       这座城市的温度,从来不只是气象数据,更是有人愿意为它,在烈日下流汗的温度。